工作坊:具體而微的循環經濟~循環蔬菜種植箱

毛細植床(原文是 wicking bed):發源於澳洲樸門設計,為了因應當地乾旱氣候所發展出來的種植方式。面對全球暖化、水資源的枯竭的當代,wicking bed 毋寧是重要的調適策略。近幾年逐漸在都市農耕裡運用!

厚土種植(原文是 sheet mulching):模擬森林生態所發展出來的耕作方式。……我們在一個小小的地方照顧泥土,在院子或陽台的一隅,模擬生態環境,種自己想吃的菜、栽植自己喜愛的香草花樹,兼具環保與生態體驗,在都會生活中,創造神奇的生態角落,創造零距離的田園生活。

內城社區

永美社區

進士社區

媒體報導:社區辦工作坊 關懷據點長輩持續照顧菜圃(大紀元)

計畫源起

回顧終戰後的人口變遷,半個世紀以來台灣社會迅速邁入人口老化!面對臺灣社會因少子化的嚴峻所導致的人口斷崖,引發高齡海嘯(7年後邁入超高齡社會),醞釀整個社會的集體不安!而在照顧資源相對不足的農村,在青年人口外流、獨老、老老居住、隔代教養、新移民等家庭結構改變,在在凸顯「社區照顧」的迫切需要,使得社區再造、建構社區照顧功能的需求迫在眉睫。

台灣社會推動「社區總體營造」超過 25 年,強調以集體行動來面對社區共同議題,包括「人」、「文」、「地」、「產」、「景」等五個面向,共同解決問題並創造生活福祉。然而長久以來,以空間改造、產業發展為主體的社區營造模式,面臨政治力介入、資源分配問題…等等,導致社區的分裂及崩解。然而缺乏「人」與「地」的深刻關懷—「社區照顧」最核心的價值,社區共同體的存在與意識將無法永存。

從「人」與「地」的關懷出發!台灣早期農家就是一個自給自足、多餘分享的生活型態。傳統農村家家戶戶門前、後院、街道空地,都種著農家日常生活所需的蔬蔡、瓜果、辛香、養著家禽家畜,形塑出典型的農村景緻、一個「可以吃的」生活地景。而這樣的生活方式,農與食之間的距離最短,家戶廚餘回歸到菜圃減少廢棄、資源可以循環再利用,這正是 21 世紀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時,我們所要追求生態永續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社會。

⺠以⻝為天!從菜圃到家戶的餐桌,一直是家庭最重要的公共場域、情感交流的中心;台灣早期農村的「過茨」文化到現代因應社會長照需求的「長青食堂」,就是一個放大到社區尺度的社區餐桌。厝邊頭尾一起工作、吃飯,不只在形式上共作共食,同時互相照顧、彼此分享,甚至是⼼理療癒的集體行動。這個計劃企圖透過社區可食地景的打造,讓早期臺灣農村的菜圃升級,成為兼具美學、生產與生態的綠色農園,讓老人家重新加入健康糧食生產與生活生態環境復育的行列!

台灣高齡社會現況及課題

少子化

從 1949 終戰後看人口變遷,以 20 年為級距的出生人數的差異。出生 20 年後的人口成為社會的工作人口、同時開始生育下一代。從數據可以發現,千禧年前後 10 年出生的世代,與上一個 20 年比較,整整少了將近一個世代的人口沒有「被出生」,這些應該是他們的同學、朋友、同事、伴侶,被迫要一起承擔上一世代、上上一世代留給他們的債務與垃圾的這些孩子,沒有「被出生」!

嬰兒潮世代為 20 年後的社會帶來大量人力、卻未帶來同樣的生育力;半個世紀後,當越來越多嬰兒潮世代邁入老年,退休金、長照資源分配議題鋪天蓋地的掌握了所有的話語權的同時,卻有一群沒有投票權、沒有聲音的世代未來,不曾被這個社會好好討論!追根究底少子化的嚴峻才是高齡化社會困境的根源

年代 出生數 每20年 出生人數差距  死亡數 人口增加數 備註 
1950~1959 3,884,973   782,457   嬰兒潮世代
1960~19694,085,323715,179嬰兒潮世代
7,970,296 1,497,636 6,472,660  
1970~1979 3,893,473   754,054   X世代
1980~1989 3,614,452   929,094   Y世代
  7,507,925 -462,371 1,683,148 5,824,777  
1990~1999 3,163,972   1,159,130   Y世代
2000~2009 2,261,455   1,351,688   Z世代
  5,425,427 -2,082,498 2,510,818 2,914,609  

高齡化

2018 年 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達到 14.6%,亦達國際所稱的高齡社會。2025 年再增加為 20%,邁入超高齡社會!2050年 65 歲以上人口所占比率將高達 39%。

台灣人口結構變動趨勢|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

老化速度

與日本並列全球第 3 名,僅次於南韓與新加坡!是美國的三倍、法國的 5 倍;面對 2025 年超高齡化(20% 老人人口)社會的來臨,我們只剩下 7 年!

全國有長期照護需求的老人占老人總人口數的 12.7%;但不到 5% 使用到長照資源(居家服務、機構照顧)。因此有將近 7% 有長照需求的老人在家中由家人或外勞照顧。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有子女者占 97.1%;其中與家人及配偶住的占 86.5%、獨居 9.2%(若將兩老同住算入獨居數據將達 40%)、居住安養或養護機構占 2.8%!全國 87% 老人基本生活可自理,大部分生活在家中及社區中。

對照三段五級的預防工作,正式照顧資源在處理第三段限制殘障及復健,占長照資源 90% 以上但照顧的是不到 15% 的老人,所呈現的是長照資源分配不均且失衡的現況。

計畫目的

  • 擴大、深化社區參與!促進社區新、舊住民與文化的融合。
  • 捲動更多社區居民對於可持續性農業、友善環境生產的認識及日常實踐。
  • 整合社區文化與硬體空間改造,重塑早期社區可食的生活地景。
  • 以社區為共同體(community),享受並且珍惜各種資源,並重視彼此之間的深厚情誼。
  • 尊重土地—尊重所在的地區、附近的河川、丘陵、水田與居民,並且以對待世界遺產的態度,尊重並妥善維護社區的自然環境與人造設施。
  • 開放所有可以讓社區永續的知識與智慧,並且傳承下去。

計畫執行

  • 指導單位:宜蘭縣政府社會處
  • 提案單位:內城社區發展協會
  • 計畫期程:107 年 8 月 1 日起至 107 年 11 月 30 日
  • 辦理地點:永美社區關懷據點、內城社區關懷據點、進士社區關懷據點
  • 實施對象:社區關懷據點服務的長輩、社區志工隊、對於樸門永續設計有興趣的朋友。

行動策略

多元知識進入社區

二十一世紀鮮明的綠色思潮、綠色行動,已然成為生活的基本價值,世界各地許多有心的人們努力實踐「永續生活」:讓資源循環、友善土地的利用、自己自足、節能減碳、降低食物哩程…。面對全球氣候環境變遷,沒有人是局外人!

面對人口斷崖,2010 年戰後嬰兒潮如潮水般陸續跨越 65 歲的老人門檻,然而他們相較上個世紀同期,平均壽命整整延長了 30 年;這個世代擁有中、高等教育,受過平均 20 年各種完整專業訓練與實務經驗、且參與了台灣的經濟起飛;他們出身農家、或羨慕鄉村生活,退休人生很有可能選擇參與社區。如何延續這群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、創造人生的二次收成?!也許是我們面對少子化危機的解方之一。

如何「策動」這群優質的退休人才,常駐或移民到鄉村社區?讓他們同時將退休金、數十年的智慧經驗與技能、所擁有的社會人脈網絡帶回農村。這需要一個育成的過程,讓他們深思熟慮的成為農村「當事人」,小心翼翼的雕琢這個承載人類社會最基礎生存根基的重要特區,並成為農村推動永續生活的重要力量!

有勞有獲~將實質的回饋放入設計當中

沒有立即、真正有用的收穫,不管設計、發展了什麼,都終將萎靡消散;相對的,可以帶來立即收穫的元素則會成長茁壯。在水泥地上,用菜箱建立幾乎不用維護的農園,除了美化景觀,也帶來療癒…。

  • 勞力的投入:妥善的運用各種勞動力,即便是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家都沒有藉口不參與生產。
  • 生態服務:循環蔬菜箱的設計,可以將社區的廚餘、落葉、雜草去化,並且收集雨水,創造綠帶…
  • 生產:產出蔬菜、香草、花卉…以及創造出更多的好的土壤。

從照顧「人」出發,到照顧「土地」與「自然環境」

吃作為人類共通的語言。2018 年「阿嬤的昨日餐桌」工作坊,我們將透過「食物」、「飲食」來啟動社區行動,重新縫補斷裂的生活地景!促進社區世居住民 v.s. 新移居的島內移民、傳統農業 v.s. 友善耕作、青 v.s. 銀跨世代、新 v.s. 舊文化之間的對話與融合!

循環經濟

循環經濟的概念在 1960 年代被提出來,是對於工業革命以來,開始大量生產並在市場經濟、規模經濟、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下,全球對於自然資源的耗用、導致生態環境浩劫,這種從生產到廢棄的傳統線性經濟的反思。

從循環經濟 6 個基本原則:

  1. 環境責任:零廢棄設計、使用再生能源、
  2. 合作、
  3. 系統性思考、
  4. 創新:以多樣性強化適應能力、
  5. 透明度:能回應真正成本的價格與回饋、
  6. 價值最大化:層級(cascading)最適化以保留殘留物最高價值

來設計社區「可以吃的生活地景」。